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空氣品質指標( AQI )

2022新北永續未來學院原鄉LOGO

活動目的:

氣候變遷衝擊所有的人群,又以居住在郊區的原住民族首當其衝,了解部落氣候風險並思考應對方案等生活智慧刻不容緩。本案將針對新北市原住民及其附近地區的學生,辦理原鄉環保教育營隊,鼓勵孩子認識在地風土民情以及老祖先智慧,拉近人與土地、人與生活的連結,培養面對環境問題時,應具備的知識、技能及態度,並將環保意識根深蒂固於心中,落實自然保育行為。

活動日期:111年7月7日(四)至7月8日(五),共2天1夜

活動地點:新北市環境教育設施場所-烏來雲仙樂園 住宿地點:新北環保旅店-雲仙大飯店(新北市烏來區烏來里瀑布路1-1號

參加資格:凡設籍或就學於新北市之國中至高中職學校在學學生(含111學年度國一及高一新生),具原住民族身分或就讀烏來區之學校學生納入優先入選考量。

活動名額:共30名,採徵選方式錄取。

活動費用:完全免費

報名資訊:本活動一律採線上報名。

(一)報名日期:111年5月13日(五)起至6月15日(三)23:59止

(二)報名網址:https://www.epd.ntpc.gov.tw/EpdFrontDesk/Page_List?activityId=34

(三)報名方式及需檢附資料:

  1. 報名時需檢附「身分證件」、「在學證明文件」正反面及「法定代理人同意書(活動計畫附件1)」,法定代理人同意書須由家長簽名後拍照上傳。
  2. 請填寫個人參與動機及環保理念、就讀科別及服務事蹟,如曾擔任過環保志工或其它公共服務等,並檢附相關證明。(有相關經歷者將酌予優先錄取)
  3. 請確實填報名相關資料,附件資料請轉為PDF檔或拍照上傳,凡填報不實、不符或上傳資料不清晰者,主辦單位有權取消報名資格或不予錄取。

(四)本活動採徵選方式錄取。

  1. 主辦單位成立評選小組,依各報名者所提供資料進行審核與評選(參與動機及環保理念80%、服務事蹟10%、就讀環境相關科系10%),錄取正取30人、餘為列備取。評選後未足名額或其餘名額,以抽序位籤方式依序錄取。
  2. 凡獲錄取者,活動團隊將於6月17日至6月21日期間依所留通訊方式進行通知,若經多方聯繫未能於2日內獲得回覆者,即以備取者取代,該正取者不得異議。(未入選者恕不另行通知)

活動保證金:

(一)為使學員珍惜學習資源,本活動將收取500元保證金,保證金將於活動第3日統一以現金退還。若無故未報到者保證金不予退還,將統一捐贈予「新北市好日子愛心大平台」(捐贈收據將郵寄至學員之通訊地址),並取消該學員爾後相關活動參加資格。

(二)保證金請於收到錄取通知後3日內完成轉帳(轉帳資訊將與錄取通知一併發送),若經活動團隊通知而未能如期完成轉帳者,將取消其錄取資格,由備取者取代,該正取者不得異議。

活動獎勵:凡完成培訓課程之學員,本局將頒發結業證書1份。

講師陣容:

 台灣青年氣候聯盟理事長 張寒瑋

台灣青年氣候聯盟理事長 張寒瑋 台灣青年氣候聯盟(TWYCC)理事長
經歷:新北市氣候變遷及能源對策執行委員會委員、財團法人青平台基金會永續民主中心 氣候變遷與能源治理平台諮詢委員、未來地球委員會中華民國委員會 NGOs工作小組成員、台灣青年綠人理事
TWYCC是台灣第一個「青年自主成立的環境非營利組織」,由一群來自台灣各地對環境保護、氣候變遷議題充滿熱情的青年所組成。組織積極培力青年決策及行動的動機與能力,並參與每年的COP,為扮演搭起在地與國際橋樑的重要角色,亦長期發起氣候行動並向政府倡議發聲,茁壯青年力帶動社會邁向更永續的環境。

COURSE:氣候變遷講座
探討氣候變遷對於地球以及台灣的影響,及在地青年該如何因應問題,做出對環境永續的決策和行動。

 拿鞘/Nature共同創辦人暨主理人 劉大衛

Nature共同創辦人暨主理人 劉大衛 拿鞘/Nature共同創辦人暨主理人
經歷:新北市原民局TaTaK實作工坊「城市裡的生活課」課程講師、多次獲獎並遴選為國家元首級贈禮名單之一、與紅點得獎設計師都新羽合作設計檳榔鞘燈具,不時在飯店、松菸誠品及各大展場展出檳榔葉鞘藝術作品。曾在原住民族委員會服務4年,從此開啟人生轉折點,將志向定在和原住民文化相關的領域。
泰雅族劉大衛與阿美族林駿逸,利用檳榔樹每年自然掉落大量的鞘葉作為材料,找尋其優點,透過再生、結合與創新,將之轉化成筆記本、置物盒、畫作、燈具等具部落美學且符合現代生活的用品,延續祖先的智慧及傳遞回收自然素材和環保再生的概念,用友善土地的方式與大地圓融共存。

COURSE:鞘器皿手作DIY
在泰雅族老師的帶領之下,開啟一堂結合文化、環保和美學的趣味手作課程,將取自自然的檳榔葉鞘和月桃葉作為DIY材料,手工再生鞘器皿,傳承原住民智慧及創造友善土地和環境保護的價值。

 禾拉呼伊樂舞藝術團團長 高豐田

禾拉呼伊樂舞藝術團團長 高豐田 禾拉呼伊樂舞藝術團團長
經歷:2022年新北市原民局「舞熠烏來歷史流轉記憶」特展演出、2021年09-10月擔任雲仙樂園泰雅劇場主持和歌手、2014-2017年烏來區公所預用大會舞編舞老師,樂舞團承接過多場烏來區泰雅族樂舞表演。
「禾拉呼伊樂舞藝術團」(又名Hlahuy,即廣闊的山谷之意)。為發揚烏來泰雅族傳統舞蹈藝術文化,結合學術單位及當地專業人士之規劃,藉由傳統與創新兼容的舞蹈觀摩、研習及訓練,提升文化藝術內涵及舞蹈表演素質,達成延續及傳承文化之使命。樂舞團亦代表烏來進行區內、外各項文化交流活動,並積極爭取國際專業性的演出,發揚泰雅族傳統文化藝術,讓更多人可以從樂舞中看到烏來泰雅族人的文化內涵。

COURSE:團康晚會-烏來泰雅族歌唱與舞蹈體驗
邀請烏來當地泰雅族人組成的禾拉呼伊樂舞藝術團-高豐田團長擔任指導老師,從泰雅族傳統舞蹈由來,到教授泰雅族字母、歌唱和動作,帶領學員學習一整首自創的原住民舞蹈,藉由個人的聲音和肢體來認識、體驗烏來當地原住民語言及文化,珍視傳統文化之延續。

 烏來山野教育推廣 莊永隆老師

烏來山野教育推廣 莊永隆老師 烏來山野教育推廣教師
經歷:新北市立烏來國民中小學-國中老師、獲2019第七屆星雲教育獎-典範教師獎
烏來山野教育由富有山野專業和實務經驗並懷有熱忱的專業師資群,及具有泰雅山林文化和技能的泰雅族獵人或地方耆老共同組成,內容有帶領學生以長天數的戶外冒險活動探索自我,並結合專家講座、藝術營、泰雅獵人體驗、文化尋根等課程,讓孩子回歸泰雅山林及母文化,更涵蓋烏來當地樂齡族群,陪伴和訓練長輩健走及登山所需體力及相關技能,重返山林懷抱,此外也常與多校聯合辦理戶外冒險活動,推廣山野教育。

COURSE:LNT無痕山林運動、木片二行詩
- 藉由寓教於樂的遊戲學習LNT,進而對生態環境產生興趣和共感,於生活中落實環保行動。
 1.  用大海報向學生說明LNT內涵及重要性,並結合前一天的課程內容來引導學生深入學習及探討。
 2. 以團體動力遊戲:(1) LNT貓坑 (2) LNT腿抱石,以分組形式進行活動並討論人類行為對環境的影響。
- 使用取自自然界的木片進行感官繪畫及活動心得書寫,創作出個人獨特的作品,並以小組方式和大家分享作品和精神。
1. 將對大自然所見景象做巨觀或微觀的觀察,並彩繪於明信片大小的木片。
2. 引導學員將活動兩日的內在感受結合文學寫作,書寫二行詩文於木片上。
3. 分享個人對環境的觀察與感受並彼此回饋。

 臺版氣候少女 王宣茹(禁用塑膠吸管政策提案者)

臺版氣候少女 王宣茹 臺版氣候少女-禁用塑膠吸管政策提案者
經歷:開放政府國家行動方案 推動小組民間委員、中原大學 室內設計學系學生
高中時在行政院「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JOIN 平台)上推動「全國應該漸進式禁用免洗餐具」的提案,獲得大量連署,並因此促成一系列的減塑環保新政策。不僅倡議環保相關議題,也積極投入在數位參與、公私協力等面向。
COURSE:氣候行動
- 成長的路上,我如何培養在生活中打開好奇心、觀察環境、發現問題、思考解方!
- 一堂高中公民課如何促成「全國漸進式禁用免洗餐具」提案,進而影響政府施行減塑環保新政策,從此改變國人的生活?
- 青年如何參政?原來公民可以「打開」政府的不同可能性!

 導覽及體驗行程:

烏來雲仙樂園

一、烏來雲仙樂園-探索雲仙、雲遊仙境、泰雅文化體驗坊(雲仙樂園環境教育課程)

  烏來位在台北市東南方約27公里,為新北市唯一的山地區,全區樹木青翠,清水長流,眾山環抱,聞名遐邇的烏來瀑布頂端源頭更是湖光山色。但此美景因南勢溪懸崖峭壁的阻隔讓遊客無法置身欣賞,於是興起了空中纜車籌建計劃,藉著空中纜車將原始自然景觀完整地呈現於國人眼前;又因美景天成,春夏秋冬的演替各有不同之美就如同仙境般,所以取名為「雲仙樂園」。
  園區自然生態資源豐富各季節都有不同的生態相呈現,是一最佳戶外環境教育場所,營隊活動將透過環境教育認證講師導覽,認識雲仙、烏來的溪流和生態多樣性,從南勢溪溪流脈動,帶入水源議題與當地人文紀錄,進而了解環境與人的關係;透過烏來泰雅族講師介紹,認識泰雅族文化及環保意識,並分組進行原住民射箭體驗活動。

烏來雲仙樂園1龍門露營區烏來雲仙樂園3
 二、認識土地 探訪烏來

  1. 烏來台車體驗:從瀑布站→烏來站,體驗當地古老的交通方式及欣賞沿途烏來風光。
  2. 烏來吊橋:走訪「烏來吊橋」,更貼近烏來在地居民生活經歷及景色。
  3. 烏來泰雅民族博物館:博物館深度導覽,帶學員了解烏來主要民族-泰雅族的傳統歷史文化、生活器物,及整個烏來地區的自然生態與文化資源。

烏來雲仙樂園4烏來雲仙樂園5烏來雲仙樂園6

 【Day1】7/7 (星期四)

時間 項目 內容
08:00-08:10 學員集合 新北市政府東側門(新站路)報到
08:10-08:30 尋找夥伴 分組及隊呼發想
08:30-10:20 接駁時間 新北市政府→烏來空中纜車→雲仙樂園
【遊覽車上進行行程內容、競賽方式及注意事項說明】
10:20-11:00 探索雲仙 雲仙岩道生態導覽
11:00-12:00 探險啟程 長官致詞、始業式
12:00-13:00 午餐時間-雲仙中餐廳
13:00-14:00 (一) 園區生態導覽 藉由園區導覽認識雲仙、烏來的溪流和生態多樣性,從南勢溪溪流脈動,帶入水源議題與當地人文紀錄,進而了解環境與人的關係。
14:00-14:30 (二) 原民智慧學堂 當地原住民族講師傳授泰雅族文化及環保意識
14:30-15:30 原民射箭體驗
15:30-15:50 休息時間
15:50-16:50 (三) 氣候變遷講座 台灣青年氣候聯盟理事長 張寒瑋
探討氣候變遷對於地球以及台灣的影響,及在地青年該如何因應問題,做出對環境永續的決策和行動。
16:50-18:20 (四) 手作DIY 拿鞘/Nature共同創辦人暨主理人 劉大衛
在泰雅族老師的帶領之下,開啟一堂結合文化、環保和美學的趣味手作課程,將取自自然的檳榔葉鞘和月桃葉作為DIY材料,手工再生鞘器皿,傳承原住民智慧及創造友善土地和環境保護的價值。
18:20-19:10 晚餐時間-雲仙中餐廳
19:10-20:40 團康晚會 烏來泰雅族歌唱與舞蹈體驗
邀請烏來當地泰雅族人組成的禾拉呼伊樂舞藝術團-高豐田團長擔任指導老師,從泰雅族傳統舞蹈由來,到教授泰雅族字母、歌唱和動作,帶領學員學習一整首自創的原住民舞蹈,藉由個人的聲音和肢體來認識、體驗烏來當地原住民語言及文化,珍視傳統文化之延續。
環保競賽遊戲
以寓教於樂的方式凝聚團隊氣氛,並增進學員對環境保護的正確知識。
20:40~ 回房就寢-雲仙大飯店

【Day2】7/8 (星期五)

時間 項目 內容
08:00-09:00 早餐時間-雲仙中餐廳
09:00-10:20 (五) LNT 無痕山林運動 烏來山野教育推廣 莊永隆老師
藉由寓教於樂的遊戲學習LNT,進而對生態環境產生興趣和共感,於生活中落實環保行動。
10:20-10:30 休息時間
10:30-12:00 (六) 木片二行詩 使用取自自然界的木片進行感官繪畫及活動心得書寫,創作出個人獨特的作品,並以小組方式和大家分享作品和精神。
12:00-12:50 午餐時間-雲仙中餐廳
12:50-13:50 (七) 氣候行動講座 臺版氣候少女 王宣茹(禁用塑膠吸管政策提案者)
- 成長的路上,我如何培養在生活中打開好奇心、觀察環境、發現問題、思考解方!
- 一堂高中公民課如何促成「全國漸進式禁用免洗餐具」提案,進而影響政府施行減塑環保新政策,從此改變國人的生活?
- 青年如何參政?原來公民可以「打開」政府的不同可能性!
13:50-14:30 雲仙樂園空中纜車→台車瀑布站
14:30-16:00 認識土地 探訪烏來 烏來台車體驗
從瀑布站→烏來站,體驗當地古老的交通方式及欣賞沿途烏來風光。
烏來吊橋
走訪「烏來吊橋」,更貼近烏來在地居民生活經歷及景色。
烏來泰雅民族博物館
博物館深度導覽,帶學員了解烏來主要民族-泰雅族的傳統歷史文化、生活器物,及整個烏來地區的自然生態與文化資源。 側集廣場頒授結業證書
16:00~17:30 平安賦歸 烏來泰雅民族博物館→新北市政府東側門(新站路)

活動須知:

(一)、需自行攜帶物品:

  1. 報到時需查驗個人身分證明文件(身分證件或健保卡等,外籍人士請帶居留證或護照),若經查與報名資料不符者,主辦方有權當場取消錄取資格。
  2. 夜宿雲仙大飯店為環保旅店,不提供一次性備品,房內僅提供毛/浴巾、壁掛式洗髮精/沐浴乳、吹風機、熱水壼,其餘用品請學員自行攜帶。(如:盥洗用品、醫藥、防護等個人所需用品及環保杯/餐具/袋、紙筆文具等。)
  3. 本活動含山林走訪課程,請盡量穿著長褲及包覆腳趾之防滑、耐走、舒適的戶外鞋,以保護人身安全。並請務必自行攜帶水壼、帽子、薄外套、防蚊液等防曬用品及夜晚保暖衣物,且應多喝水及注意個人身體狀況。

(二)、為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本活動計畫採取相關防疫及應變措施如下:

  1. 本活動將依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最新指示及國內外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現況,隨時進行風險評估並更新防疫規範。
  2. 參加人員請自備2日所需口罩並需全程配戴,且活動現場須配合工作人員進行各項防疫措施。
  3. 於活動進行中,若遇發燒、上呼吸道、腹瀉、嗅味覺異常或其他不適症狀者(如四肢無力、鼻塞、流鼻水、咳嗽等),請立即通報工作人員,本局將立即進行隔離、通報、安排就醫等依防疫規定辦理。
  4. 本活動將視疫情狀況調整辦理。

(三)、本活動學員無需支付相關費用,請珍惜學習資源。學員經錄取若無故未報到者,取消爾後相關活動參加資格。
(四)、參與學員需配合主辦單位錄製各式活動成果,並無償提供本局公開播放及業務宣導使用。
(五)、本活動報名資料審核、相關活動內容及辦理方式,主辦單位保留裁決及變更之權利。

收合選單
回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