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空氣污染物檢測方法及標準
項目 | 方法名稱 / 方法編號 | 核可環境檢驗測定機構查詢 |
---|---|---|
二氧化碳 (CO2) | 空氣中二氧化碳自動檢測方法-紅外線法 (NIEA A448) | 於行政院環保署環境檢驗所網站查詢環境檢驗測定機構之許可情形 |
一氧化碳 (CO) | 空氣中一氧化碳自動檢測方法-紅外線法 (NIEA A421) | |
甲醛 (HCHO) | 空氣中氣態之醛類化合物檢驗方法-以 DNPH 衍生物之高效能液相層析測定法 (NIEA A705) | |
臭氧 (O3) | 空氣中臭氧自動檢驗方法-紫外光吸收法 (NIEA A420) | |
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 | 空氣中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檢測方法-不銹鋼採樣筒/氣相層析質譜儀法 (NIEA A715) | |
細菌 (Bacteria) | 室內空氣中細菌濃度檢測方法 (NIEA E301) | |
真菌 (Fungi) | 室內空氣中真菌濃度檢測方法 (NIEA E401) | |
懸浮微粒 (PM10) | 空氣中粒狀污染物 (PM10) 自動檢測方法-貝他射線衰減法 (NIEA A206) | |
懸浮微粒 (PM2.5) | 空氣中懸浮微粒 (PM2.5) 檢測方法-手動採樣法 (NIEA A205) |
亦可至環境保護署室內空氣品質資訊網-公告檢測方式 查詢環境檢驗測定機構
資料來源:行政院環保署環境檢驗所
室內空氣品質標準
中華民國101年11月23日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環署空字第1010106229號令訂定發布 全文共五條
第一條 本標準依室內空氣品質管理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七條第二項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 各項室內空氣污染物之室內空氣品質標準規定如下:
項目 | 標準值 | 單位 | |
---|---|---|---|
二氧化碳 (CO2) | 8 小時值 | 1000 | ppm( 體積濃度百萬分之一 ) |
一氧化碳 (CO) | 8 小時值 | 9 | |
甲醛 (HCHO) | 1 小時值 | 0.08 | |
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 (TVOC ,包含: 12 種揮發性有機物之總和 ) | 1 小時值 | 0.56 | |
臭氧 (O3) | 8 小時值 | 0.06 | |
細菌 (Bacteria) | 最高值 | 1500 | CFU/m3 ( 菌落數 / 立方公尺 ) |
真菌 (Fungi) | 最高值 | 1000 但真菌濃度室內外比值小於等於 1.3 者,不在此限。 | |
粒徑小於等於 10 微米 (μm) 之懸浮微粒 (PM10) | 24 小時值 | 75 | μg/m3( 微克 / 立方公尺 ) |
第三條 本標準所稱各標準值、成分之意義如下:
一、 一小時值:指一小時內各測值之算術平均值或一小時累計採樣之測值。
二、 八小時值:指連續八小時各測值之算術平均值或八小時累計採樣之測值。
三、 二十四小時值:指連續二十四小時各測值之算術平均值或二十四小時累計採樣之測值。
四、 最高值:指依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檢測方法所規範採樣方法之採樣分析值。
五、 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TVOC,包含:十二種揮發性有機物之總和):指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之標準值係採計苯(Benzene)、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氯仿(三氯甲烷)(Chloroform)、1,2-二氯苯(1,2-Dichlorobenzene)、1,4-二氯苯(1,4-Dichlorobenzene) 、二氯甲烷(Dichloromethane)、乙苯(Ethyl Benzene)、苯乙烯(Styrene)、四氯乙烯(Tetrachloroethylene)、三氯乙烯(Trichloroethylene)、甲苯(Toluene)及二甲苯(對、間、鄰)(Xylenes)等十二種化合物之濃度測值總和者。
六、 真菌濃度室內外比值:指室內真菌濃度除以室外真菌濃度之比值,其室內及室外之採樣相對位置應依室內空氣品質檢驗測定管理辦法規定辦理。
第四條 公告場所應依其場所公告類別所列各項室內空氣污染物項目及濃度測值,經分別判定未超過第二條規定標準者,始認定符合本標準
第五條 本標準自中華民國一百零一年十一月二十三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