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空氣品質指標( AQI )

七一新制上路 塑膠微粒掰掰 新北擴大稽查

基於維護海洋環境,環保署規定自今(107)年7月1日開始,店家不得再販售含塑膠微粒之6大化妝品及個人清潔用品,環保局除了事前即已針對轄內各業者進行全面清查輔導外,並加強稽查列管之塑膠微粒商品。也請民眾在選用時,拒買含有塑膠微粒的產品,共同攜手維護海洋生態。

七一新制上路為呼應聯合國及國際對海洋塑膠垃圾議題的重視,並維護海洋生物及環境,環保署公告「限制含塑膠微粒之化粧品與個人清潔用品製造、輸入及販賣」,自107年7月1日起,百貨及購物中心、便利商店、超市、量販店、藥妝店、美粧店及藥局等業者,不得販賣6大類(洗髮用化粧品類、洗臉卸粧用化粧品類、沐浴用化粧品類、香皂類、磨砂膏、牙膏)含塑膠微粒之化粧品及個人清潔用品,標榜去角質、深層清潔、毛孔淨化、柔珠等商品特色,其成分內容含有聚乙烯Polyethylene(PE)、聚丙烯Polypropylene(PP)、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PMMA)、尼龍Nylon、Polylactic Acid(PLA)等塑膠微粒則違反規定,將依《廢棄物清理法》第51條第3項規定,處以新臺幣1千2百元以上,6千元以下之罰鍰。

塑膠微粒是指粒徑範圍小於5公釐,做為人體去角質或清潔用途的固體塑膠顆粒,常被業者用來添加在化妝品及個人清潔用品中,以達到業者所稱的去角質、清潔等效果。由於塑膠微粒粒徑小,污水處理廠攔截不到,民眾使用後,經由清水沖洗,這些塑膠微粒就會直接從浴室直通河川、海洋造成環境污染。當塑膠微粒進到海洋之後,會懸浮在海洋當中,並吸附海中的毒性物質包括農藥、重金屬等在微粒的表面,當海洋生物將微粒吞下肚時,濃縮在這些微粒上的毒性物質,就會被牠們吸收到體內,並透過食物鏈,從浮游生物、魚類、海洋哺乳類,最後回到人體身上影響健康。而難以被生物分解消化的微粒本身,也會影響某些海洋生物的生長與發育。

塑膠微粒掰掰 新北擴大稽查因應新制上路,新北市環保局也加強「含塑膠微粒之化粧品與個人清潔用品」稽查作業,今年7月前已完成45家製造及輸入業查核,其皆符合規定,且於7月1日當天也特別派員前往四大超商及屈臣氏、康是美等55家販賣業者的門市進行實地抽樣稽查,共清查了602件產品,結果均符合規定。民眾在選用化粧品及個人清潔產品時,可先判斷產品是否標榜去角質、深層清潔、毛孔淨化、柔珠等功能,再對照成分表是否有塑膠微粒(PE、PP、PET、PMMA、Nylon、PLA),拒買含有塑膠微粒的產品,共同維護海洋生態。

收合選單
回到頂端